GH-36 环形钢管杆独立接闪杆(19 米环形独立钢管避雷塔)是针对高海拔、强风等复杂环境设计的高效防雷装置,其蜂窝拓扑结构与智能接地系统在工业防护和生态场景中表现突出。以下从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及工程实践展开详细说明:

轻量化环形骨架
采用 Q355B 低合金高强钢(屈服强度≥355MPa),通过拓扑优化形成蜂窝状环形结构,相比传统四柱式避雷塔减重 25%,单段重量≤200kg,支持电梯运输至楼顶安装。塔身采用模块化法兰连接,安装周期缩短至 2-3 天,适合城市密集区域施工。
环保工艺体系
抗风抗震设计
保护范围计算
按 GB 50057-2010 滚球法:
接地系统优化
智能监测功能
可选配雷电计数器(精度 ±5%)和接地电阻在线监测模块,通过 NB-IoT 协议实时上传数据至云平台。当接地电阻>4Ω 或累计雷击次数>10 次 / 年时,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。
沿海化工园区
新能源电站
国家级湿地公园
零碳示范区
省级数据中心
5G 基站集群
基础施工规范
防腐维护周期
智能监测系统
环境适配方案
规范遵循要点
沿海石化项目
某炼油厂安装 GH-36 后,结合石墨接地网和等电位连接系统,接地电阻从 6.2Ω 降至 3.1Ω,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,防雷等级提升至 I 级,满足 GB 50057-2010 第二类防雷要求。
生态湿地公园
在某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中,GH-36 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实现监测设备能源自给,年减少碳排放约 0.3 吨;隐蔽式设计与周边景观无缝融合,获 “绿色防雷示范工程” 称号。
智慧防雷系统:集成气象雷达数据接口,实现雷暴预警与接闪策略动态调整。
材料升级:试验性应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CFRP),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减重 50%。
能源融合:探索将避雷塔与氢燃料电池结合,构建 “防雷 - 发电 - 储能” 一体化微电网。
GH-36 环形钢管避雷塔凭借其结构创新、环保特性和智能监测功能,已成为现代防雷工程的标杆方案,尤其在沿海防护、生态保护和数据中心领域具有显著优势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环境参数进行定制化设计,并通过第三方检测确保全生命周期可靠性。